青岛市能源工程学会

{$path}

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时间:    来源:青岛市能源工程学会

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需要消耗能源。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院长邵敏介绍,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邵敏表示,这个目标的提出,就意味着在将来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要发生深刻的变化。目前,全国各个省市都在做碳达峰相应的“十四五”规划。

 

而广东,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在空气联防联治方面有较早的基础。较早形成珠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此后又建立粤港澳大珠三角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等,这些都将有利于广东率先实现碳达峰。

碳达峰很简单,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途径,抵消自身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在今年的9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确定,明年要抓好八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呢?

在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面,会议从根本和源头上作出部署,明确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大力发展新能源,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

我国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需要消耗能源。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院长邵敏介绍,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为何成为明年重点任务?

专家解读

18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明年重点任务。这是为什么?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李俊峰19日在由中新社主办的国是论坛上作出解读。他指出,碳中和不仅仅只是能源的事,它与产业链等方方面面都有关系。碳中和目标将深刻影响下一步产业链的重构、重组和新的国际标准。

李俊峰指出,今年的7月份,在欧盟宣布碳中和计划之前,已有30多个国家宣布碳中和目标,包括墨西哥、马尔代夫等,此后中国、日本、韩国接连提出碳中和目标。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也就是占全球GDP75%、占全球碳排放量65%的国家开始碳中和。

碳中和意味着一个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发展时代开始结束,一个新的浪漫时代开始了,一个向非化石能源过渡的时代来临,全球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个共同的价值观——碳中和。

这对全球产业链的重组、重构都有深刻影响。比如:苹果手机要实现碳中和,那么,负责组装的企业要实现碳中和,为其提供零部件和原材料的环节要实现碳中和,为其提供芯片的企业也实现碳中和,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现碳中和。李俊峰说,这就会对产业链形成一个新的标准。而全球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进行新的国际合作、国际分工、形成国际标准。

今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

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为什么要提出碳中和?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此外,我国作为“世界工厂”,产业链日渐完善,国产制造加工能力与日俱增,同时碳排放量加速攀升。但我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发展低碳经济,重塑能源体系具有重要安全意义。

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碳减排,主动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积极布局碳中和,已具备实现碳中和条件。 

实现碳中和,我们能干点啥?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和我们每个个体都息息相关。及时关电脑、打开一扇窗、自备购物袋、种一棵树……只要你学会做减法:减排、减污、减负、减欲、减速,就能为碳中和、碳减排贡献自己的力量。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

 

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为什么要提出碳中和?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我们这代人有一个特别奇妙的体验,一个趋势,当它刚冒头的时候,特别不起眼。但是,当它真的长大之后,很多人又后悔没有把握住。还记得十年前劝你买房的人吗?而这样的事情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好像在反复发生。按照这个趋势,碳达峰、碳中和在未来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趋势已经出现,碳达峰、碳中和首先改变的将会是能源产业格局。在我国能源产业格局中,产生碳排放的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占能源消耗总量的84%,而不产生碳排放的水电、风电、核能和光伏等仅占16%。要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就要大幅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源的比重。因此,能源格局的重构必然是大势所趋。

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目前在出口领域体现出较高的制造业专业化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比如类属于加工贸易部门的“电气光学设备”的制造专业化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但是基于市场、研发和管理的总部经济活动的专业化水平仍然偏低,无法对欧美发达经济体构成出口威胁。我国目前处于“强制造”与“弱管理”、“弱研发”并存的局面,因此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

“双碳目标”将加速制造业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工业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最主要领域,2019年我国总共消费48.6亿吨标煤,其中工业占比超过60%,因此工业碳达峰是2030全国碳达峰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国工业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根据2020年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2019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1%,超额完成预定的40%—45%的目标,扭转了工业二氧化碳快速增长的局面。构建绿色低碳的工业制造业体系,不仅关乎工业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这是2021两会期间又一次提出的概念。20188月启动“碳中和”项目仪式,下图看,

那什么叫碳达峰,什么叫碳中和呢?

碳达峰

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

碳中和

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今天,我们就主要讲碳中和这个概念。

碳中和:依靠大自然吸收二氧化碳,多植树造林;发展新能源,控制低碳环保

发展新能源

1.火力发电

利用可燃物(例如煤)作为燃料生产电能。

优点:现在发电的主力军,布局灵活,建造工期短

缺点:耗煤量大,环境污染

2.水力发电

利用水的位能转为水轮的机械能,再以机械能推动发电机,而得到电力

优点:再生能源,廉价,效率高

缺点:建厂周期长,地形,环境影响

3.风力发电

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

优点:建设周期短,可再生,装机灵活

缺点:噪音,不稳定,成本高。

4.光伏发电

通过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优点:覆盖率广,应用难度低

缺点:受天气影响,不稳定,成本高。

控制低碳、环保

1.新能源汽车

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

2.生物柴油

是指以水生植物油脂、动物油脂以及餐饮垃圾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

3.可降解材料